農作物秸稈作為寶貴的可再生能源,如得不到有效利用,不僅浪費了資源能源,還會造成環境污染。如今,秸稈綜合利用得到各方重視,秸稈產業受到市場青睞,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尋找商機。
在我國,秸稈利用和焚燒是個不折不扣的老話題了?!敖麩睢背掷m執行,各地也有過各種各樣的利用方案出臺,但多年來其始終逃不過一把火燒掉的老套路,每逢收獲時節,秸稈焚燒四處可見。
正所謂,“相關部門年年禁,秸稈焚燒卻年年有”。在一定程度上,焚燒秸稈對農業生產有其積極作用,但沒有組織的集中焚燒秸稈,不可避免會帶來嚴重的環境空氣污染。
作為一種寶貴的可再生資源,秸稈被稱為繼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氣后的第四代能源,經有效處理后可以循環再利用。在日常生活中,用秸稈制作而成的飼料、肥料是比較常見的。而在能工巧匠的手中,秸稈還能變成各種精致的生活用品、工藝品甚至環保建筑材料等。
基于此,業內認為,解決秸稈問題的綜合之策,是實現秸稈產業化發展。這也意味著,綜合利用是秸稈的最佳出路,秸稈在資源化利用后大有作為。
據調查,目前我國秸稈利用率約為33%,其中大部分未加處理,經過技術處理后利用的僅約占2.6%。隨著石化資源的日趨枯竭和秸稈焚燒污染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,提高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水平,實現深層次、多途徑綜合利用,使秸稈處理形成產業化擁有無限前景。
那么,目前有哪些途徑可以提升秸稈利用率呢?一、以秸稈還田和秸稈生產有機肥為重點,優化推進秸稈肥料化利用。二、以食用菌基料、作物和花卉栽培基質為重點,大力推進秸稈基料化利用。三、以建設秸稈固化壓塊站為重點,加快推進秸稈能源化利用。四、通過現代生產工藝,秸稈搖身一變,還可成為餐具、紙巾、家具板材、燃料……
正是以上這些多措并舉,體量龐大的秸稈變廢為寶產生可觀經濟效益,華麗變身成為受人歡迎的“寶貝”。因而,越來越多的企業看中小秸稈中的大商機,主動投身秸稈產業。
從燒到不燒,從不燒再到創造新價值,秸稈回收再利用正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,而政府、企業、民眾等多方正向著和諧、平衡的多贏格局發展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標準、設立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基金,為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;企業大力發展技術,創新秸稈綜合利用的手段;民眾則提升自身環保意識,減少秸稈焚燒率。
權威媒體報道,在多方努力下,我國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有明顯提升。2017年,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超82%,基本形成肥料化利用為主,飼料化、燃料化穩步推進,基料化、原料化為輔的綜合利用格局。下一步,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堅持秸稈肥料化、飼料化和燃料化三大利用方向,不斷提升秸稈農用水平。
秸稈雖小,但要實現資源化利用卻涉及到收集、儲存、運輸、加工、銷售等多方面力量,需構建完整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,形成產業閉環,推動秸稈邁入產業化、規?;l展正軌,才能真正將秸稈變成生物質能源。